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重量级

看这棵菜心花的重量。



看回它的尺寸。



Tuesday, December 22, 2009

回忆录(三)冬至团圆吃汤圆

在槟城生活了十三年又六个月,
很多时候还是怀念家乡。
就好像今天。
冬至。
~ ~ ~ ~
隔了一座南中国海
很多风俗习惯是东西大不同
就好像搓汤圆这回事儿
老家以前信奉基督教
后来到了我这辈
有次去教堂时被主内的兄弟欺负
一气之下从此就不上教会了
父母本身对于宗教也没什么好感
就这样当我来到这座城时
同学门问我信仰甚么
我说:无
也因为如此
在我家乡
每户人家家里的客厅
墙上除了挂满大大小小的结婚照
就是正中央一块牌
上书:
左昭
郑门历代元祖宗亲
右穆
~ ~ ~ ~
家里逢年过节
一定会煮上满桌佳肴
佳肴里一定有肉丸子、炸鸡、甜酸鱼瓢、玉米汤
还有海参牛筋
再炒个油面煮个粉干
一家人围在一块吃团圆饭
在这座城
过年打边炉,过节拜祖先
是完全不一样的庆祝方式
就连搓汤圆这回事也不一样
~ ~ ~ ~
在以前贫困的年代
家乡的汤圆
是直接将浸隔夜的糯米一汤匙一汤匙的放入石磨
妈妈就在另一端提着石榴柄连着石磨
磨呀磨
白白的糯米水就流进桶里
然后把糯米水倒入布袋
帮紧
再放在石磨中
慢慢挤出它的水分
剩下的渣
就可以直接拿来搓汤圆了
不加糖不加色素
~ ~ ~
煮好的汤圆有两种吃法
其一:煮汤圆的水,加入白糖,就和着汤圆吃
小孩子通常都不爱
因为汤圆本身不甜
其二:预备炒香磨碎的黄豆和花生加白糖。汤圆熟了捞起拌入
就好像这座城的麻嵫
可以耐个两三天不坏
只是放越多天就越硬
~ ~ ~

为甚么要放这个题目
我好想回家吃汤圆啊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九层塔

最近,看了很多篇部落,写的是怎样消耗以下这个植物。


呃。
这植物嘛,都说了喜欢的人欢喜得不得了。
不喜欢的人是怎样逼都不会喜欢的。

做青酱吧。方法都有了。
可是,那个松子。。。去哪儿找啊。
还有,都说了,不喜欢的人是不能下咽的。
还是算了吧。
拿去给菜老板卖吧。
虽然不值得几个钱。。。

Friday, December 11, 2009

农业局的福利

菜园开发至今,还剩下一依甲多的土地还没有安装水管。
其一,人手不够。
其二,预算不够。

自从上回跑了趟农业局办理了申请津贴的手续后,我们就等啊等,等待农业局捎来好消息。
最后,忍不住了,拨了通电话去问问看。顺便提起这一依甲空地的事,看看还有甚么东西可以从那儿申请来。
结果,得到的消息是:津贴在审理中!
负责我们这单案子的阿西说,这片空地你们可以申请买水管。但是等你们申请到来,我看应该是明年四月的事了。不过,我手头上却有单案子,他申请成功了,东西也都买来了,他却等不及去种香蕉了。你要的话,我就帮你申请转换,你就安排车子来载。 至于水管的尺寸大小你们拿回去就自己改装吧。
这等好空头,哪可能不要?还不快快驾了罗里去载!
算到来,这边我们至少省了整千块钱啊!
接下来,我们就等看申请得到搅泥机吗。
想想看,在马来西亚,农牧这一行,若有心去做,是不会饿死人的啦, 只看你吃不吃得苦而已!

Saturday, December 5, 2009

小收成。小满足

还没看照片前,请容许我哇哈哈哇哈哈笑三声。。。

还记得这串蕉吗?


还有这朵百香果花?


哪,这就是它们了。。。

别问我为何只有一梳蕉和一粒还不要剥壳的百香果。
阿彬说,第一串蕉,切了大家分一点回去吃。
第一粒百香果,我拿去给土地的主人,阿刘吃。
哇哈哈哇哈哈。

我跟家婆说。等明年把小瓜丢去托儿所,我们去租个菜档子。左边卖菜花蕹菜苋菜芥蓝菜。右边卖小辣椒洛神花香蕉百香果。 你说好不好?

Friday, December 4, 2009

回忆录(二)下厨

你还记得第一次下厨是几时的事吗?

。。。。。回到过去。。。。。

我的姐姐,是家中的长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中的长者都在外为生活而奔波,很多家务事就由年幼的女儿一手担当。
为了糊口,爸爸在离家五十多公里的另一个小镇租到一块地皮种胡椒。
每到胡椒收成的季节,母亲就会带着我转了好几趟巴士,去到那偏远的小镇采收胡椒。
于是,家中的大小事,就由我那年长四岁的姐姐包办到完。
也因为这样的磨练,所以我姐从小就烧得一手好菜。一直到姐姐二十三岁出嫁, 桌上的伙食都是姐姐的杰作。
其实我姐在年华正茂的时候一头栽进婚姻的驿绊里,或多或少也是想要逃离这个家、逃离表面上看起来比她优越的我。这是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的事。
对了,提起这段往事,和我第一次下厨有关系吗?
。。当然有啊。
家里有我姐掌厨,几时才会轮到我下厨呢?
当然,我还不必等到我姐廿三岁嫁人我十九岁才下厨。 我的第一次下厨记,是在我念预备班那年。我十三岁。
预备班, 我是念下午班。我忘了那天为何家里没有大人在,也忘了为何家里连剩饭也没有。只知道我要吃午餐时,才惊觉没有白饭、没有剩菜。这下,我急了。努力的想起到底怎样淘米煮饭。噢,米洗净,放在气压锅里。那,水要放多少?啊~开始恨姐姐为甚么每次煮饭时都不给我看。。。
十分钟后,从炉上移开气压锅,接下来要炒菜了。厨房里,极目所及只有一把长豆和黄瓜。。。不管了,长豆洗净坳段,黄瓜去皮切片,热油锅,先炒长豆。
啊~ 作么炒了整五分钟我的长豆还青青的?没有软化的迹象?不管了啦,下水焖一焖吧。又一个五分钟后,咦,不对劲啊。不理了,下点盐巴,起锅吧。
洗净锅子,下来要炒黄瓜啦。照样热油,下姜片,下江鱼仔,下黄瓜,兜抄两下,加水,焖一焖,下调味料。唔。还可以。上碟咯!
清理干净厨具,我要吃午餐啦。开起气压锅。噢。这是饭还是粥啊。
夹起一根长豆。噢。又青又涩。得想办法安置它。
舀起一匙黄瓜。好啦。今天就吃这盘菜好了。

那盘长豆的下场如何,看官们应该心里有数吧。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我是把它包在黑色的塑胶袋里, 在上学的路途上把它丢进别人的垃圾桶里。
后来,我趁妈妈下厨炒长豆时假假在一旁观看,才发现原来餐桌上又软又鲜甜的长豆是这样来的:
长豆,要挑比较饱水的,油锅要够热,开大火炒,炒到它有点焦,下点盐,再继续炒。然后下点水,焖一焖。要起锅时下点味精。。。啊,妈妈你为何不早点教我?
我的第一次,就这样奉献给别人的垃圾桶。。。!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回忆录 (一)鬼

你相信这世上有鬼吗?
每回被人家问起,我总会思考再三。
世上真有鬼吗?我在回忆里寻找。
如果说没有, 那么小时候的那一幕,从何解释?若说有,那为何自那次唯一的交错后,就不曾再见过它了?

。。。。。回到过去。。。。。。

那时候,我还没上学。那年代的乡村小孩,哪有甚么机会去念幼稚园呢。
我还记得那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早上,兄姐都上学去了。我的公公,也踏着他的老铁马去街市了。家里,只有在厨房忙着的妈妈和无所事事的我。
老家的格局,是主人房——〉客厅——〉小走廊——〉厨房。主人房隔壁,是姑姑和姐姐的房间。客厅后方,是公公的睡房,客厅前方是露台和上下楼的楼梯。小走廊的后方,是哥哥们的房间。每个睡房门都有一幕妈妈自缝的布帘垂挂着。
那个早上,我如常在客厅自玩自的。然后, 我的玩具滚入了主人房。
我起身在房门口挽起了布帘,房里的地板上不见我的玩具。
很自然的,我就弯下腰,看看它是否滚入了双人床的床底。
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老人。
那是一个男人。像我公公那样的年龄。头戴渔夫帽,压低着头,所以我看不到他的脸。他也像公公那样,没有穿上衣,黝黑的皮肤,可以想像到是在太阳底下做苦活的。
他手里拿着一根拐杖。坐在床底。靠着墙。一语不发。
少不更事的我,应该是有问他一堆问题吧,比如你是谁,你为甚么坐在我的床底,你坐在这儿作么。
他一直低着头,一动也不动。 对于我的提问和逗弄一概不闻不问。
我拿他没办法,只好跑去厨房跟妈妈求救。我还记得我跟妈妈说:妈,我们的床底有个人噢。你来看。
妈妈那时在忙着洗碗,满手都是油污泡沫。她跟我说,好好好,等下我来。你去玩你的。
我哪知道妈妈这是敷衍我的说辞。小孩子的话,哪里能信?
我就跑回去主人房门口,趴下身,看看床底。那个老人还在。还是保持着那样的姿势。
不知过了多久,我发现妈妈还是没来看,就起身,又跑去厨房拉妈妈了。妈妈已经洗好碗,看到我这么不死心,就跟在我后头来了。
这次,当我低头看床底时,咦,那老人呢?
妈妈问我,哪里有人?我说刚才明明还在的啊~ 你早点过来就可以看到了啊。
妈妈没有责骂我。只是,过后我是越想越不对劲。那个老人家,到底是怎样钻入床底的?
我试过,像我这么小个子,要钻入两尺高的床底都要用爬的,要坐在里边就必须弓着身子。那个老人家,是怎么办到的?
他是怎样在我来回厨房找妈妈的短短两分钟里消失的?
如果是贼,那么当他逃走时,老家一定会摇晃,踏在木板上的脚步声一定掩盖不了的啊。
。。。那,他是谁?
过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管我去到谁的家,要进房门时,我一定会弯下腰看看床底。那是一段难忘的童年阴影啊。

Monday, November 23, 2009

市场调查


整个农历九月,天空总是霪雨绵绵。难得看到太阳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潮湿的味道。

迈入农历十月。乌云,还不甘心离开。

翻看这个十一月的收支表,啊~

 。。。。。。
昨天,起了个大早。

一家四口,往巴杀钻。

是的。我们不是要买鱼肉菜虾,我们只是来这儿看价钱,看菜色而已。

菜市场不大,我们溜了两圈,就粗略的知道菜价了。

没错。雨天菜欠收,所有本地菜类的价格都在令人惊叹的价格间游移。

最让我们跌眼镜的,就是某档的蕹菜(这个廉价的菜!)竟然敢敢放一公斤四元的价格。而且它的样子,就好像是在石头缝里长大,严重营养不良啊!

。。。。。。
天气不好,市场缺菜。 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对于菜农来说,又何尝不苦?

那些种植在低洼地区里的菜农,所有的心血就在一场豪雨里化为乌有。 有幸不受水患影响的,也不能幸免于难。毕竟没有阳光的助力,种子难发芽,菜儿也长不大。菜价再好,也不能抵消开销。

我们是否更应该珍惜盘中餐?

Thursday, November 19, 2009

我等你开花结果

当初四百棵的香蕉树苗,到今天应该只剩下不到一百棵。
当然,整体上可以移植的树苗现在应该不止四百棵了。
看它的子子孙孙。


还记得当初栽种这些树苗时,是最难受的一天。
是的,那天是四月一日,愚人节。
是阿彬的生日。
是工厂被债主倒掉一笔五万元的账那天。
接下来,是面临抉择,留下还是离开的选择。
就像这些幼苗。
移植:继续成长。留下:营养不良。


等了八个月,就像当初预算的那样,它,吐蕊了。


是的,一串串的果实,已经迫不及待的展露它香甜的内涵。


这串,是最早开花的一棵。等它叶枯果饱,就可以采收了。


当初决定从事农耕,是经济不景下的另一个出口。
看回工业趋势,说它复苏,还言之过早,似乎还在苟延残喘着。
工厂的定单,还是陆陆续续来到。
每个月,也还在收支平衡间摇摆。
偶尔来到这儿,看到几个月前的小树结成果了,那种满足感,是坐在冷气房里感受不到的啊。

Tuesday, November 17, 2009

百香果记

16.05.2009
买了十棵百香果苗,一棵15元。
种了。野草跟它争肥抢阳光。

八月,2009
稍微清草,施肥,牵藤。


九月 2009
整个月了。枝藤蔓生,开始不安分的向外发展。
过后,就尽量把它的藤拉回向上。
这期间,死了两棵树。


十月,2009
终于看到第一朵花了。
枝叶,还不是很茂盛。


看到前方这几棵稀稀落落的爬藤树吗?
就是它了!


十一月,2009 今天
是否有走在林荫小径的感觉?


看它的果实。。。
虫啊虫,别叮啦,皮厚,吃不到它的果肉啦。


相亲相爱。。。


再来一张

最后。。
等收成啰!

Saturday, November 14, 2009

出游


天下父母心,要等到亲自身为人父人母之后,才能深深体会。

今早在车上,我和孩子的爹一再提醒阿比:不可以乱乱跑,要听老师的话,尿急了要跟老师讲,不要大吵大闹,吃不饱背包里还有一片面包可以吃。。。。

要到学校了,嘴里还在叨叨念念吩咐个不停。

看到孩子进入幼儿园范围了,跟他道别了,楸着的一颗心还是没放下。

孩子第一次没有父母陪伴着出门啊,心里总是牵挂着。

虽然知道老师们会尽责的看顾着这些瓜们,又担心万一别家的孩子闹别扭时, 不知道老师们应付得来吗。

又心想,太平也,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啊,孩子们不知道会累吗?
很多的担忧。

还是学会放手吧!

毕竟,这个学校举办的太平一日游计划,是孩子们盼了整个月的大日子呐!

Thursday, November 12, 2009

津贴


前阵子,阿彬去找了农业部的官员谈谈,商量商量怎样去申请农作物津贴。

嘿嘿,一份报告书丢下来, 我看了就一个头两个大。。。

看来简单的东西,如果用UBS就可以一次过解决了。

用这本小东西嘛,就只好回到最原本,慢慢记录吧了。

不过。。。

肥料药水的名称,还是找阿大要吧。

天知道那些卖肥卖药的大老板们,要他们开个单据过来,写出来的字体和医生们有得比。

慢慢来吧。

有得申请津贴,还不好好的把报告书写得好看一点。

Tuesday, November 10, 2009

又找鸡。。。

嘿,母鸡们,想念我咧?!



家里的两托鸡蛋又消耗完毕,趁着农场又有包装好了的鸡粪,咱又往鸡场钻啦。。。

这就是菜园里要的天然肥料。。



每次来到农场,都会买两托新鲜鸡蛋回家。

家婆有次提起,她如常去到巴杀时,那档卖鸡鸭蛋的档主问起她怎么这么久没有跟他买鸡蛋了。

咱家消耗鸡蛋的速度,是很惊人的咧。以前每一个星期都要进货,每次都是廿颗算的。

应该那位档主觉得他的生意受到很大的影响吧?

Thursday, November 5, 2009

叹。此情只待成追忆

自从定了回乡的机票后。思绪开始飘浮不定了。

一再重看刚过去的那个年回乡的照片。




发现,原来老家的照片,只有那么几张。











开始慌张。

怎么我这么大意啊。

家里每个角落,都有我成长的足迹,我竟然忘了拍下来。

这次,彻底后悔。

这一趟回乡,老家的这片土地就要开始荒芜了。

我不懂当我再踏足这片土地上时,老家是否已剩一堆野草。

。或 者。什么都不剩了。

河。鱼



可别小觑这条小河。

它的前身,只是一条河道宽,河水却只是在河床底下慢慢溜过的小溪而已。

后来,拿了些沙包围了几片锌板, 把河水堵高。

那知某夜一场骤雨来,山水一冲而下,沙包给冲得东一包西一包。

阿彬灵机一动,去工厂挑了几片长短一致的铁板,叫打铁佬帮忙烧焊起来,堵在桥墩下。


这样一来,水位就高了。

水高了,阿彬的朋友就放了整六百多条的鱼在河里。



阿彬说,这个朋友啊,一下子把三百多块钱丢下河里呢。

我问阿彬,他放了些甚么鱼。

苏丹鱼。巴甸鱼。金凤鱼。

还有六条苏丹和六条巴甸被阿大拿回家养在鱼缸里。



照片中,只有苏丹鱼,没有巴甸。

因为。。。巴甸鱼太好动了。一倒鱼饲料给它,它们就像饿鬼那样。不止溅起千层浪,而且每次都掉进鱼缸的小桶内。

鱼缸的主人索性把它们全部捞起,放生去了。

Wednesday, November 4, 2009

陷阱啊~小心订机票!



我天天挂在网上,望穿秋水,终于盼到了这个机会啦。
农历年是别打算要回乡的。
就算给我执到个热煎堆(机价便宜),还必须考量上下机之后的交通问题哦。
所以,还是乘新年之前、又或者之后才动身,虽说没了一家团聚的热闹,然而最主要还是回去看看两个老人家啊。
~~~~~
也许是一年订一次的关系。
以为很熟悉它的运作方式。
结果要付款时。奇怪。怎么这个数目多了这么多出来。
嘿嘿。
幸好还可以按“返回”的键。
不然啊,我可真的变成冤大头了。
第一个陷阱:我们总共四个人。在填写完个人资料后,下方有个行李托运的部分。嘿嘿,它设定的模式竟然是15公斤的行李。你若看漏眼,它就算你有60公斤的行李要托机,40大洋它拿定了。
第二个陷阱:在保险部分。若不打算买它的保险,记得要在右角压“CANCEL"。按了“CANCEL”要到下个步骤时,它有个小提示出来,记得要看清楚啊,你按OK它就当你又买回这个保险了嘿。
这次买机票,它加多一个每人5元的网上定购费。我们来回要搭三趟机啊。就这样60大洋无端端被敲走了。
网上定购费?都说上网定票DIY应该值得鼓励,它竟然想尽办法挖我荷包里的钱,这是甚么道理啊?

Saturday, October 31, 2009

小小收获

这是昨天阿大乘午休时候去采撷的。






看到数量不是很多,原本是要自己拿去菜市场去交给相熟的卖菜佬。
通常这样的份量不消一会儿就会卖光光了。
不过,今天负责送货的要人不在,所以阿彬只好把它交给菜老板了。

Wednesday, October 28, 2009

面包王子的订单

我家,有个面包王子,饭可以不吃,有面包吃就好。
我家,还有一个咖哩王子,只要他外婆当晚有煮咖哩鸡、咖哩鱼、咕噜肉,他可以连干两大碗白饭。还顺手把面包王子的面包沾上咖哩汁吃个美人照镜。

自从鸡蛋有了便宜又新鲜的来源后,我家的面包王子就不愁吃了。
有时候,想想住在大家庭里也没有甚么不好。
要面包机。 有(试过一次用手揉面团,揉到我哎呀叫)
要打蛋器。有(我还是喜欢用老祖母时代的,用手打。虽然家里也有个电动打蛋器)
要戚风模,有。

总之,所有用具有齐。
除了那架微波炉冬冬锵后我自己买过一架便宜的烤箱,其余的工具一应具全。
就连做蛋糕奶油装饰的旋转台也有。

每次阿彬捧回两托鸡蛋,当晚一定有蛋糕吃了。
至于面包,则要等到周末和周日才能做。
要不然等面包发酵完毕我早就会周公了。
面包王子不大吃蛋糕。蛋糕是给家里的大人吃的。
尤其是蛋糕卷,通常不会留到隔天。(一半也是因为方形盘太小个,只有8" x 8")
至于戚风蛋糕,通常是做给隔天拜拜用的。
平常日子,我可懒得打八颗鸡蛋。手很酸咧。



这是面包王子order的。



他说:我要有豆沙的。还要有love shape 的。

旁边那盘白色的,是我看到面包已经发酵得很美了。可烤箱还在烤着另一盘面包咧。





一不做二不休,拿去蒸了,一起出炉,排排坐,拍照先。

Saturday, October 24, 2009

补充养分时间到~

猜猜看这是甚么?




还包装得密密麻麻呢~



这一车,是要给菜畦的~

咳*咳*~

掩鼻~ 闪人~

Friday, October 23, 2009

黄梨 ~ 狂想曲


菜园一隅,种了廿来棵黄梨。
也是和香蕉树一样在同一个时候种植,同样来自jeniang.
好像是。。。水晶梨。。是吗? 我也不懂咧。
对于黄梨, 并没有甚么研究。
亏我还是来自黄梨省。
啊,对了,黄梨省啊。
在沿河那儿还轰立着一粒大黄梨噢。
青春少艾最流行的拍照甫士,一定是蹲在花花草草之间,手拈大红花嘴角牵强的笑。
那时候市政局很勤力的美化沿河的这块小镇。
还有主题呢,好像叫甚么“湖滨公园”之类的。
那这粒黄梨碑, 肯定是拍照不可少的好景点了。
就好像去到猫城,一定要在猫像下拍张照,才可证明到此一游。
哦对了,我们的姐妹镇的代表,是桔子。镇中央,也是立了(好像是)两粒带叶的桔子碑。


哈哈。


唔。
黄梨省,以前不是因为出产黄梨而闻名哦。
以前,她叫燕子省。
很不雅观啰。
人家的燕子是出产昂贵的燕窝,我们的燕子专出产令人讨厌的黄金。
一入夜, 小镇的上空就飞来了密密麻麻的黑燕子。
它们飞累了,就停在电线上。
街上的电线,就像吉他线一样,五六条从这个电线杆牵到另一支电线杆。
所以,黑压压的一片燕海。有黑有白的黄金就在它们脚下,在街道上。
你若不留神从电线下走过,哈哈。




奇怪,怎么会想到那么远去了。。。


Thursday, October 22, 2009

玩手段后记

(上文提及。。)

17.10.2009 1.30pm

菜老板儿子驾了罗里去到菜园。

菜老板儿子:阿大,我的菜呢?

阿大:喏,那边,两塔。(18公斤)

菜老板儿子:嗄,才两塔?那旁边这六塔是谁的?

阿大:这个嘛,你不是说我们的菜花不美,你囤到货吗?那我的菜还是要出啊。你不要,我只好找人吃我的菜啊。这些,是给北海的菜老板的,他说他一天可以接80公斤的菜花,我就给他罗。

菜老板儿子:我爸今早不是交待说要50公斤的菜花吗?你怎么可以把应该给我的菜给别人呢?

阿大:(脸色一沉)阿光,你回去告诉你爸爸,休想在我这儿玩脏手段。我知道他打的是甚么主意。你天天来我菜园载菜,你应该看到我的这一大片菜花是到时到候要收割了的。你爸以为少跟我拿菜我就会慌,就削价给你,那是大错特错了。我虽然天天呆在菜园没有到市场上跑,可是我们的菜花又肥又嫩,还怕找不到菜老板跟我拿货?你不跟我拿没关系, 到时你的客户看到你那儿没有菜而跟别人拿时,你就不要捶心肝后悔莫及了。

菜老板儿子:哦,有这样的事?我回去问问我爸。无论如何,请你接下来继续给我菜,可能他老人家不会说话得罪人还不知。。。

阿大:再说吧。。。!

~~~~~~~~~~~~~~

接下来的两天,菜老板叫菜老板娘跟阿彬说了不少好话。什么老人家懵懂了啦,甚么老人家看到剩下一蓝菜就慌了啦等等。。。

阿彬就跟阿大商量,继续供应菜给菜老板。阿大说,可以,不过多两天吧。给他尝尝随便压人家菜价的下场。

阿大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菜老板,所以很多种菜人就这样被菜老板牵着鼻子走。要饿死是不会,要发达也不可能。

我说呢,大家有得赚就好。玩这么多手段搞风搞雨作甚么?

Wednesday, October 21, 2009

小辣椒


以前在家时,从不曾留心过这个小东西。
一是它只有辣味,辣到舌头麻了,就没有别的感觉了。
二是家里人口从小就被训练得不能吃辣,饭桌上最辣的食物就是罐头咖哩鸡。


高脚屋的周围,就是天然的菜畦。
有次,不知谁人从哪儿弄来了一把小小指天椒,种子随意的撒在屋下。
没人照顾的指天椒,长的茂盛,花开得多,果也结得满枝丫。
不过,却得不到家人的青睐,任它自生自灭。


很多年了,每次我回乡,都还看到它迎风招展。
这么多年了,还是没有人去采它的果实来添加食物的风味。



会把小辣椒切片淋酱,然后以甘梦鱼醺来吃,是离乡之后才学会的。
也是因为这儿的小辣椒品种不同,不止辣,且香。
哪。就是它。身娇肉贵。有时市场还缺货呢。









Tuesday, October 20, 2009

手段

13.10.2009 9.00am

菜老板:阿大,今天给我多少菜花?

阿大:40公斤。

13.10.2009 2.00pm

菜老板:阿大,待会儿可以给我多一轮菜花吗?

阿大:好。17公斤。五点你安排车来载。

14.10.2009 8.00am

菜老板:阿大,今天可以给我多一些吗?

阿大:好。(给你72公斤!)

15.10.2009 8.00am

菜老板:阿彬,今天给我少一点菜花。

阿彬:嗄?

菜老板:这几天金马仑那儿来了很多菜花,昨天拿的72公斤还囤到货哦。

阿彬:好,我交代阿大。

15.10.2009 8.30am

菜老板:阿彬啊,交待菜园那儿,给我的菜花要有花我才要啊。没有花很难卖咧。

阿彬:好。我交代阿大。

阿大:(好。今天我就依你的意思。给你有花的。给你47公斤就好了.)

16.10.2009 8.00am

菜老板:阿彬啊,你昨天给我的菜太老啦,作么给我那些花长长的?不能卖啦。

阿彬:是你要求的啊。没花你说没花,给你花你又说太老,那你到底是要花还是不要花?

菜老板:我要那些花才刚刚开的,不要太长。。。

阿彬:好。

菜老板:还有,昨天我又囤到货了。今天给我30公斤就好了。记得啊,要刚刚开花的。不要太老。

阿彬:好。

~~~

阿大:好。我知道你要玩甚么把戏。今天我就给你刚刚开花的。不过,我只给你18公斤。

17.10.2009 1.30pm

菜老板儿子驾了罗里去到菜园。

菜老板儿子:阿大,我的菜呢?

阿大:喏,那边,两塔。(18公斤)

(待续。。。。)

Wednesday, October 14, 2009

香蕉

菜园的四周,种了不少的香蕉树。
还记得当时头痛着要种些甚么东西时,工厂头手阿胜就建议种香蕉。
他说,香蕉的需求平稳,有时市场还缺货。
种香蕉,可以考虑得过。
于是,三月尾时阿彬就叫工厂的印度同胞驾了罗里千里迢迢跟阿胜去jeniang选香蕉种了。
满满的一罗里树苗,共四百多棵。一棵五角钱。
接着,就开始栽种的工作了。
森林边陲, 河岸边,石缝间,养猪场边。。。有空地的地方,都种了。
半年过去了。
最先发现一棵香蕉树开花,是在再开发的那片土地上。
花穗都伸出来了。
结果泥机一铲,甚么都没剩了。
接下来,又看到另一棵树,也伸出了花穗。
啊哈,这棵肯定不会被砍啦。
它长在河岸边, 菜畦尾端。水,是吃得够。肥,应该也吸了不少吧。
多两个月,就可以吃到这第一批香蕉了!
~~~香蕉回忆录~~~
离开家乡前,老爸也有一片自己的土地。
土地里,种了家庭的经济来源:胡椒和可可。
在可可树间中还种了波罗蜜、无籽番石榴。
而在土地的外围,就种了为数不少的红毛丹树、榴莲树、兰萨树、福州人称“橄榄树”以及香蕉树。
那些季节性的水果,一年才能吃那么一回。
香蕉就不同了,长年都有得采收。
对于要吃一梳蕉都要用钱买的城市人来说,可能无法想像那时候家里的香蕉泛滥的情形是多么的吓人。
老家是高脚屋。
楼上是客厅房间厨房,楼下就放脚车放摩多放拉拉杂杂的东西,养狗养鸡养鸭就这样乱乱跑。
如果哪个瓜在楼上的地板上濑尿,楼下的人就知道了。。。
香蕉采回来后,就整串的吊在楼下。
等它自然熟。
“青丫蕉”的皮只要一转黄,就很好吃了。若熟透,很难吃。
“吉林蕉”最好吃,不过一定要等它熟透。
“佬赛蕉”不好吃。吃多了听说会佬赛(泻肚子)
米蕉也好吃,小小条一次可以吃很多个。不过听说很难种得活。
是不是想象不出家里每天都吊着一串蕉(有时更多),要吃随手剥皮了就可以吃的那种幸福?
~~~~~~
随着老爸年纪老了。家里人口少了。
那片土地,老爸就把它给卖了。
家里,从此没了整串蕉的出现。
吊香蕉的绳子和扣子,也被拆了。
心情。莫名的沉重了起来。

Saturday, October 10, 2009

甚麽菜? 我也不知道。。。

这菜种,是其中一个工人从金马仑带过来的。





刚种的时候,就像普通的罗卜叶,毫不起眼。

哪料到它长得这么大棵。 不施农药,也没虫蚁光顾。

吃起来。。。。嗯。。。

如果你喜欢玻璃生菜。。。

它的口感就是那样了。

甚麽是玻璃生菜?

呐,从网上借来它的图片。







若你去菜市场,看到有卖这样的菜,放心,不是我们出产的。

这不知名的菜,我们种了,不卖。自己啃。。。。